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是怎样的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是怎样的

瑞律网整理发布 120°c 2025-01-16
导读:交通事故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是怎样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如下:1、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2、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是怎样的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如下:

1、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2、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举例说法】

案例一:王某在夜间驾车时不慎与另一辆车发生碰撞,对方车辆受损,王某因害怕承担责任,未报警且迅速离开了现场。后警方通过监控等手段找到王某,认定其为肇事逃逸。

案例二:张某在白天发生交通事故后,虽未离开事故现场,但在交警到达前偷偷藏匿,试图逃避法律追究,最终也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行为。

【律师点评】

在交通事故中,逃逸行为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且极不道德的。就如上述案例,王某和张某为了逃避责任而采取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当事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处理,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选择逃避。任何试图躲避法律惩处的行为都不会得逞,且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法律的权威性不容挑战,肇事逃逸这种行为绝不可取。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