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一审判决后张某未上诉,检察院也未抗诉,该判决生效,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
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八个月。其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此时缓刑考验期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在实践中,准确认定缓刑考验期的起始时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缓刑制度的正确实施和被告人的权益保障。判决确定之日的明确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就如上述案例,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起算时间点,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这也提醒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要对判决及相关程序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