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商标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
该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和单位,即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达到犯罪标准的即构成本罪。
2、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3、主观要件
该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4、客观要件
该罪的客观方面为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假冒商标行为,且情节严重。
《商标法》第六十七条,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一:某公司未经许可,大量生产与知名品牌商标相同的商品并进行销售,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个体商户私自伪造他人著名商标标识并用于自己的商品上,其行为构成假冒商标罪。
在假冒商标罪的认定中,主体、客体、主观及客观要件都需综合考量。对于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只要实施了相关犯罪行为,就可能被追究责任。客体方面,对他人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的侵害是关键。主观上的故意和营利目的是重要因素,而客观上实施了法定的假冒商标行为且情节严重则是定罪的依据。像上述案例中,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理所当然。在实际中,企业和个人都应尊重知识产权,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触碰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