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是故意杀人,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辩护
大义灭亲的是故意杀人吗
大义灭亲是故意杀人,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例说法】被告人张某得知其儿子长期为非作歹,作恶多端,在一次冲突中,张某忍无可忍将儿子杀害。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虽出于对儿子恶行的愤恨,但他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其特殊情况,最终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年。
在这个案例中,张某的行为确实属于故意杀人。虽然他是因为儿子的不良行径而采取行动,但法律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对其行为性质的认定。然而,法院在量刑时充分考虑了案件的具体情节和背景,给予了相对较轻的刑罚。这也体现了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各种因素来权衡罪行与刑罚的适配性,以实现法律的公正与合理。
【举例说法】李某发现其兄长欲对他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为阻止悲剧发生,李某与兄长发生争斗过程中将其意外杀死。事后李某主动投案自首。法院经审理,认定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鉴于其阻止犯罪的初衷及自首情节,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五年。
本案中李某的出发点或许是正义的,但其采取的方式导致了严重后果。法律对于故意杀人行为有着明确规定,不会因动机良好而完全免除责任。不过,李某的自首行为依法得到了从轻处罚,这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法律困境。同时,司法机关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也做到了全面考量,使判决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