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未成年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未成年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瑞律网整理发布 90°c 2024-12-30
导读:刑事辩护未成年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被告人韩某某于2015年11月先后多次窃取同宿舍员工手机等个人财物,案发后被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以涉嫌盗窃罪刑事拘留,同年12月经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

未成年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未成年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被告人韩某某于2015年11月先后多次窃取同宿舍员工手机等个人财物,案发后被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以涉嫌盗窃罪刑事拘留,同年12月经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2016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经审查发现被告人的年龄证明材料中,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副页”与村委会证明及被告人审查起诉阶段就年龄的陈述不一致,导致被告人的临界年龄(18岁)认定发生争议,案件先后被退回补充侦查数次,其间法院还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为被告人做骨龄鉴定,但是鉴定结论的年龄跨幅仍不能最终确定被告人的实际年龄。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调取韩某某的出生、入户、入学等材料,综合骨龄鉴定及户籍所在地证人证言等证据仍无法查明被告人的出生日期,法院最终推定被告人韩某某实施被指控犯罪时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系未成年人,依法应当从轻处罚。最终判决被告人韩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零十三天,并处罚金伍佰元。




那么,未成年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呢?


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但我国法律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界定标准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界定标准又有所不同:


《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举例说法】

被告人李某在 15 岁时参与了一起盗窃案件,涉案金额较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李某的年龄认定存在一定争议。后经多方调查取证,确定其未满十六周岁,最终根据法律规定,对其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父母加强管教。

【律师点评】

在这个案例中,对于被告人年龄的准确认定至关重要。司法机关必须严谨对待,通过充分的证据来确定实际年龄,以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既体现了严格的一面,也展现了保护和教育的考量,这是符合法律精神和社会价值的合理安排。

【举例说法】

王某在 13 岁时因与他人发生冲突,导致对方受伤。虽然案件情节较为严重,但鉴于其年龄未满十四周岁,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专门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律师点评】

这一案例凸显了法律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区别对待。在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法律给予一定的宽容和引导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放纵,而是通过合适的方式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正确发展,同时也提醒社会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