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担保人的保证责任该如何确定

担保人的保证责任该如何确定

瑞律网整理发布 67°c 2024-12-30
导读:抵押担保担保人的保证责任该如何确定担保人的保证责任一般由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在以下情形中免除或不承担保证责任:1、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未取得保证人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共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人的保证责任该如何确定

担保人的保证责任该如何确定

担保人的保证责任一般由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在以下情形中免除或不承担保证责任:

1、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未取得保证人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共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4、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或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5、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举例说法】

案例一:甲为债务人,乙为担保人,债权人许可甲转让债务给丙,但未取得乙同意。后债务出现问题,乙主张对该转让后的债务不承担保证责任。

案例二: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过担保人丙的书面同意,丙据此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律师点评】

在案例一中,根据法律规定,保证人乙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有权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这是对担保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案例二中,债权人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要求,担保人丙的拒绝合理合法。这两个案例都很好地体现了担保人在特定情况下免责的规定,提醒各方在涉及担保关系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