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分为立案阶段、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由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作出有罪或者无罪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在一起盗窃案件中,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迅速立案展开侦查,通过调查取证掌握了充分证据,随后将案件移交检察院。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证据确凿,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法院经过审理,作出了有罪判决,并交付执行。
在另一个故意伤害案件中,检察院在侦查阶段就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工作,确保案件证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之后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法院严格依据法律和证据进行审判,做出了公正的判决。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紧密相连,且都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为后续程序奠定了基础,检察院的公诉决定着案件能否进入审判。而法院的审判则是整个刑事诉讼的核心环节,其公正判决至关重要。在实践中,各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辩护律师也应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作用,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