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隐名股东转让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隐名股东转让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瑞律网整理发布 34°c 2023-08-10
导读:在实践中,我们都知道许多人知道公司的股东存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分。那么对于隐名股东转让协议又有多少人了解?网友咨询:隐名股东转让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无效?律师解答:隐名股东协议无效的情况: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隐名股东协议无效;2、违反法关于更多的疑问,下面由瑞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隐名股东转让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在实践中,我们都知道许多人知道公司的股东存在隐名股东与显股东之分。那么对于隐名股东转让协议又有多少人了解?

瑞律网

网友咨询:

隐名股东转让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律师解答:

隐名股东协议无效的情况: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隐名股东协议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隐名股东协议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的隐名股东协议无效。

4、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签订的隐名股东协议无效。

律师补充:

股权转让协议的主要内容:

1、协议转让的股份数及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

2、转让股份的每股个及股权转让金总额。

3、转让股份的交割日(股权转让让协议正式生效后方可进行)。

4、股权转让金支付方式。

5、出让方的义务;

6、受让方的义务;

7、协议的生效日;

8、出让方的陈述与保证;

9、股权转让完成后,双方对上市公司的变动计划;

10、股权转让协议的解除条款;

11、保密条款;

12、争议解决方式;

13、违约责任;

14、附则。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