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可以提出补偿吗 员工离职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可以提出补偿吗 员工离职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瑞律网整理发布 20°c 2023-07-08
导读:员工离职有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之分,员工被动离职一般会获得经济补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员工主动离职还是大多数。主动离职公司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是属于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可以提出补偿吗?下面由瑞律小编为各位详细介绍。关于更多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可以提出补偿吗员工离职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的疑问,下面由瑞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可以提出补偿吗 员工离职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员工离职有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之分,员工被动离职一般会获得经济补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员工主动离职还是大多数。主动离职公司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是属于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可以提出补偿吗?下面由瑞律小编为各位详细介绍。

一、员工主动辞职可以得到补偿吗

1、若是用人单位有过错,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在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刻辞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偿。

2、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过错,员工提出辞职,适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没有补偿或赔偿的。

二、员工离职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员工主动离职一般是不能领取失业金的。

三、劳动法对于职工辞职的规定

1、职工辞职,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2、用人单位具有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原劳动部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第4条明确规定了赔偿的范围:“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3、如有争议,应及时提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综上所述,要是员工主动辞职是因为单位损害了自己的合法利益,也就是单位有过错的话,那么此时辞职可以要求单位作出相应的补偿。当然,若是以为单位逼迫员工辞职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单位也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以上就是由瑞律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可以提出补偿吗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瑞律律师。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