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违法放贷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违法放贷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瑞律网整理发布 116°c 2025-01-21
导读:刑事辩护违法放贷罪的认定是怎样的违法放贷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行为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如果行为人并未直接违反国家规定,而只是违反所在单位内部规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该内部规定的内容也没有被国家规定所涵盖,则不能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违法放贷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违法放贷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违法放贷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行为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如果行为人并未直接违反国家规定,而只是违反所在单位内部规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该内部规定的内容也没有被国家规定所涵盖,则不能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2、贷款数额是否巨大。如果数额不属巨大,则不能构成本罪。

3、是否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未造成重大损失的,不能以本罪论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举例说法】

案例一:某银行信贷员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核,仅凭借款人提供的部分虚假资料就发放了巨额贷款。最终贷款无法收回,造成了重大损失,该信贷员被以违法放贷罪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某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内部规定,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关系人发放了贷款,但贷款数额相对较小且未造成实际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该工作人员未被认定构成违法放贷罪。

【律师点评】

在违法放贷罪的认定中,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各项标准来综合判断。对于行为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要准确把握国家规定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解释。在判断贷款数额和是否造成重大损失时,要以客观事实和证据为依据,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同时,对于涉及关系人的贷款发放,更要严格审查是否存在违规从重处罚的情形。司法实践中,应确保案件的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