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诈骗主犯从犯如何判定标准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诈骗主犯从犯如何判定标准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瑞律网整理发布 905°c 2023-10-18
导读:一、诈骗主犯从犯如何判定标准诈骗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一、诈骗主犯从犯如何判定标准

诈骗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从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看,从属于主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从犯与主犯相比,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危害,都要轻一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的处罚原则具有科学根据。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