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

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

瑞律网整理发布 770°c 2022-05-12
导读:公民也有义务维护社会秩序稳定,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是有举报责任的,但是有些人不仅不举报违法犯罪行为,还对犯罪分子进行帮助,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妨碍了司法管理秩序,是需要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的。要构成犯罪,需要满足其犯罪构成,那么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以下由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一、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

该行为已经构成窝藏、包庇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窝藏、包庇罪情节严重认定

关于“情节严重”如何认定,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尚未作出相应的规定,实践中各地认识不一,造成量刑的偏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1、从窝藏、包庇的对象看,符合下列四种对象条件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犯罪分子罪行严重,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正在被通缉的;犯罪分子正在被公安机关追捕,情况紧急的;犯罪分子是脱逃犯、越狱犯的。需要注意,对行为人“明知”的范围应限定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予以窝藏、包庇,不需要明知犯罪分子属于上述四类对象。

2、从窝藏、包庇的行为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足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正在进行的追捕的;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不断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窝藏、包庇犯罪分子三次以上或窝藏、包庇犯罪分子三人以上的。

3、从妨害司法的后果看,符合下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因窝藏、包庇行为造成犯罪分子长期不能归案的;帮助犯罪分子逃往境外的;因窝藏、包庇行为至犯罪分子未能及时归案,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

三、窝藏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的客观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但也要认清帮助的本质。如果对犯罪分子施加援手的,是对法律的蔑视,会助长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瑞律网进行咨询。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其中,“窝藏”主要包括:

提供隐藏处所,例如将犯罪人留宿于家中;为犯罪人包用客房,租赁房屋,介绍至亲友处隐藏。

提供财物,资助或协助犯罪人逃匿。例如提供路费、住宿费;给隐藏起来的犯罪分子送水、送饭等。

提供其他便利条件帮助逃匿。例如为犯罪分子带路;指示逃匿的方向、路线、地点;提供交通便利等。

(二)犯罪的客体

犯罪的客体是是司法机关追诉、制裁犯罪分子的正常活动。

(三)犯罪的主观方面

窝藏罪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而予以窝藏,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四)窝藏罪的主体

犯罪分子本人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往往自行隐避或毁灭、伪造证据,逃避司法机关的侦查及追捕。客观上说,这种行为必然会影响司法机关的追诉、审判等活动,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这些都是犯罪的后续行为,所以根据刑法理论的规定,不再定窝藏罪。但如果这一行为超出了先行行为构成其他犯罪构成的话,就另行论罪。

共同犯罪人相互间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交待共同犯罪事实是成立自首或坦白的前提条件。故共同犯罪人相互间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

被窝藏的犯罪人教唆他人对自己实施窝藏行为时,是否构成窝藏罪的共犯?共犯成立说认为,刑法不处罚行为人自身窝藏行为,是因为没有期待的可能性;但教唆他人窝藏自己,则使他人卷入了犯罪,也不缺乏期待可能性,故成立犯罪。共犯否认说认为,被窝藏的犯罪人不能成立本罪的主体,因而不能成立共犯。赵*志教授同意第二种观点。他认为,犯罪的人对自己实施窝藏行为,属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成立窝藏罪。既然自己不构成窝藏罪,那么教唆他人对自己实施窝藏行为,同样不应当以窝藏罪论处。笔者亦同意这种观点。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故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如果已满16周岁的人与未满16周岁的人共同实施了窝藏行为的,不能成立共同犯罪,而应对已满16周岁的人单独定罪。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但也要认清帮助的本质。如果对犯罪分子施加援手的,是对法律的蔑视,会助长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